在父母教養方式的評估中,那些漠視孩子需求、不照顧孩子情緒的家長,他們的孩子在幼稚園表現最糟糕,老師認為其中三分之二的學生應該參加特殊教育或留級重讀。若要求老師依照學生的依賴程度來給學生評分的話,則屬於「焦慮依附型」的學生當中,有90% 落在全班依賴程度較高的前二分之一;而屬於「安全依附型」的學生只有12% 落在全班依賴程度較高的前二分之一。此外,老師和同學對「焦慮依附型」學生的印象, 多半是比較壞、反社會、不成熟。

 

安全依附型VS 焦慮依附型的孩子

大多數孩子看到媽媽再度出現時都很高興,跑著回到母親身邊,有的孩子會哭,有的孩子會笑。安絲沃思將他們歸類為「安全依附型」的孩子。心理學家在過去幾十年間進行的實驗顯示,美國屬於「安全依附型」的孩童約佔60%。有些孩童看到母親再度出現時的反應並不溫暖,會假裝不理會媽媽、打媽媽、不由自主的大哭,安絲沃思將他們歸類為「焦慮依附型」的孩子。這個「陌生情境」實驗的結果顯示,孩童看見母親出現的反應,與孩童一歲前父母理會他們的程度,有直接相關性。有些父母隨時照顧孩子的情緒,一旦察覺孩子的需求就立即反應,那麼他們的孩子都屬於「安全依附型」。安絲沃思因此認為, 兒童在發展早期就與父母建立依附關係,會對孩子產生一輩子的心理影響。

 

幫孩子儲備自信

安絲沃思雖然主張早期依附能夠產生長遠影響,但在當時終究只是一個理論,還沒有人設計出能夠驗證這個理論真偽的可靠實驗。安絲沃思的研究助理艾佛雷特‧ 瓦特斯(Everett Waters)在1972 年從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畢業,進入明尼蘇達大學攻讀兒童發展博士。瓦特斯在明尼蘇達大學認識了艾倫‧ 西歐夫(Alan Sroufe)教授,西歐夫教授是該校兒童發展研究所的閃亮新星,他聽到瓦特斯談起安絲沃思的研究後,很快就接受她的想法與實驗方法,於是成立了實驗室,針對母親與孩子進行「陌生情境」實驗。沒多久,該校兒童發展研究所就成為依附理論研究的重鎮。

 

另一位與西歐夫合作的研究人員,是明尼蘇達大學的心理學家拜倫‧ 艾格蘭(Byron Egeland),他當時正在進行一項由聯邦經費資助、關於低收入母親與其子女的長期研究。西歐夫與艾格蘭從明尼亞波利市的各公立診所中招募了267 名孕婦, 她們都是首度懷孕、收入在貧窮線以下的女性,其中80% 為白人,三分之二未婚,半數是青少年。等到她們的孩子一出生, 艾格蘭和西歐夫就開始追蹤,此後就一直研究他們(這些研究對象現在快40 歲,當年兩位研究者艾格蘭和西歐夫不久前也退休了)。兩位研究者的研究,在早期教養關係對兒童發展之長遠影響的研究中,迄今依舊是最為完整的,兩位作者也於2005 年與另兩位學者共同出版《人類發展》(The Development of the Person)一書,重點呈現了他們的研究成果。

 

「安全依附型」的孩子社交能力較強、適應力較好

艾格蘭和西歐夫等學者發現,孩童屬於哪一種依附類型, 並不代表著這個兒童的命運就此決定,有時候一個孩子所屬的依附類型,會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改變,有些「焦慮依附型」的孩子後來長大變得很有成就。不過,以大多數孩子而論,在一歲時經由「陌生情境」或其他實驗評量得知所屬的依附類型, 是預測未來發展非常有效的指標。「安全依附型」的孩子,社交能力終其一生都比較強,他在學齡前更容易與同齡孩子交往, 童年中期更能交到好朋友,青少年時更能面對複雜多變的社會關係網絡。

 

明尼蘇達大學心理學家艾格蘭的研究對象當中,屬於「安全依附型」的孩子們進入幼稚園之後,根據老師的評語,有三分之二的人在學校出現了「有效行為」,代表這些孩子們在上課專心聽講並參與課堂活動,不會分心。至於「焦慮依附型」的嬰兒,只有八分之一在幼稚園出現「有效行為」,大部分的「焦慮依附型」孩子在老師眼中都出現了至少一種的行為問題(老師並不知道這些孩子曾經參與「陌生情境」的實驗)。

 

孩子情緒與需求未受到重視,表現也會不好

在父母教養方式的評估中,那些漠視孩子需求、不照顧孩子情緒的家長,他們的孩子在幼稚園表現最糟糕,老師認為其中三分之二的學生應該參加特殊教育或留級重讀。若要求老師依照學生的依賴程度來給學生評分的話,則屬於「焦慮依附型」的學生當中,有90% 落在全班依賴程度較高的前二分之一;而屬於「安全依附型」的學生只有12% 落在全班依賴程度較高的前二分之一。此外,老師和同學對「焦慮依附型」學生的印象, 多半是比較壞、反社會、不成熟。

 

當明尼蘇達大學研究的對象到了10 歲時,研究人員隨機選出48 人,邀請他們參加一個為期4 週的夏令營活動,研究人員全程從旁仔細觀察。根據營隊輔導員的評量(輔導員們也不知道學生所屬的依附類別),比較有自信、好勝心強、比較能克服困難的學生,多半是一歲時呈現「安全依附型」的孩子;而比較不願意與同齡朋友相處、比較願意與年紀較長的輔導員相處、甚至比較願意獨處的學生,多半是一歲時呈現「焦慮依附型」的孩子。

 

生命早期受到父母關愛程度越高,成年後越有能力克服困難

最後,研究人員一路追蹤這些孩子直到他們高中畢業。他們發現,生命早期所受到的父母關愛程度,比智商或能力測驗成績更能準確預測某位學生是否能順利畢業。研究人員排除學生個性與能力因素,只以4 歲前的父母關愛程度來預測某學生是否能從高中畢業,結果正確率為77%。

 

加拿大神經科學家麥可‧ 米尼針對小鼠的研究結果,與西歐夫和艾格蘭在明尼蘇達大學研究兒童的結論,兩者之間有很明顯的相似處。這兩組研究中,都有母親以特定的教養行為照顧幼小的子女。鼠媽媽舔舐、梳理小鼠的毛髮,而人類的母親則是一察覺嬰兒有需求,便立即加以回應。這些行為似乎都能以各種方式,對小鼠與人類小嬰兒的未來,產生強烈且持久的影響:生命早期受到更多父母關愛的嬰兒與小鼠,長大後會更好奇、更自立、更沉著、更有能力克服困難。母親在兒女小時候對於養育這件事的重視,能夠在兒女身上培養出抗壓性。不管孩子們碰到日常生活上的挑戰,還是日後在別的情境底下(例如小鼠碰到了開闊地實驗,或是孩子們在幼稚園內與同儕發生爭執時),這些小鼠與小孩都更能夠展現自我,運用他們儲藏在體內的自信,找出自己的路前進。

資料來源:http://www.babyhome.com.tw/info/c2.php?catid=2&subid=2&cid=7904